点击阅读全文

朱标朱元璋小说

无删减版本的军事历史《朱标朱元璋小说》,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,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鹿尘埃,非常的具有实力,主角朱标朱元璋。简要概述:风雨雷电等一切自然现象,都是“气”运行不平的结果。甚至于,人遇到“阳气”,就会得福。遇到“阴气邪气”就会遭祸。这个学说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:你把“气”说得那么邪乎,既能产生风雨雷电,又能让人得福遭祸,那“气”到底在哪呢?谁看见了?谁摸着了?这“气”真有那么大的力量?所以,这两个学说谁也说服不了谁,并行...

精彩章节试读


“原来……如此!”

此时此刻,刘伯温表面上镇定如常,心却险些要从胸腔子里面跳出来了!

因为,他明白,自己即将见证历史!

即将见证,改变儒学发展历史的关键时刻!

儒学发展到现在,关于世界本源,主要有两个说法。

一个是“天理说”:先有“天理”(世界最根本的运行道理),才有了世间万物。世间万物中,都蕴含着“天理”。那么,人类如何认识“天理”呢?格物致知啊!对着事物冥思苦想,以求“天人感应”,明白事物中蕴含着的天理。

这个学说表面上看起来没毛病。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:千百年来,谁格物致知,革出天理来了?

另外一个学说,就是“元气”说:世界上的一切,都是“气”构成的。比如,好人就是禀‘阳气’而生,恶人就是禀“邪气”而生。风雨雷电等一切自然现象,都是“气”运行不平的结果。甚至于,人遇到“阳气”,就会得福。遇到“阴气邪气”就会遭祸。

这个学说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:你把“气”说得那么邪乎,既能产生风雨雷电,又能让人得福遭祸,那“气”到底在哪呢?谁看见了?谁摸着了?这“气”真有那么大的力量?

所以,这两个学说谁也说服不了谁,并行于世。

有些人支持天理说,有些人支持元气说。还有人和稀泥,两个学说都支持。

比如朱标的第一位老师宋濂,就同时支持天理说和元气说。他认为,是“天理”驱动着“元气”,维持着世界的运行。

当然了,他自己对这番和稀泥的解释,也不大满意。当朱标提出“格物致知”的另外一个解释的时候,简直如获至宝,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
刘伯温呢?

他不和稀泥!

他是“元气说”的坚定支持者!

现在,朱标要做的实验是什么?验证“气”的真实存在啊!甚至于,他不仅要向人们展示气的存在,而且要说明“气”具有多么大的力量!

八匹马都拉不动一个空心的铜球,简直是“元气说”,最好的实证!

这怎能不让刘伯温激动万分?

到了现在,什么朱元璋?哪个宏图霸业啊?都被刘伯温抛到脑外。他的脑海中,只剩下了对儒家真理的追求。

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向演武场,等待着这场试验的最终结果!

终于!

当演武场上的马匹达到了三十二匹,也就是两侧各有十六匹马的时候——

砰!!!!

随着一阵惊天巨响,一颗铜球裂为两个半球。三十二匹战马在惯性的强大力量下,分别拽着一面空心半球,向着两侧狂奔而去。直到数百步外,才停止了脚步!

“好!好啊!”

“实验成功了!”

“世子威武!”

“吴国公威武!”

“咱吴国,天命所归啊!

……

围观百姓们微微愣了一下后,发出了阵阵欢呼。

“果然,成了?!”

尽管早就有所心理准备,刘伯温还是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,如在梦中。

“果然,成了?!”

宋濂、章溢、叶琛,尽管早就有所预料,还是失态地从看台上走到场地中。

宋濂激动地将那两个半球拿起来,在场中绕行,让百姓们看清楚,的的确确是两个半球,没有任何花巧,更不是什么魔法仙术。

章溢和叶琛这两位大儒紧跟着宋濂的旁边,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解释着,什么叫气压,气压为何能产生如此大的力量。

当然了,他们也不会忘记告诉百姓,如此绝妙的实验,是谁想出来的,是自己的学生,是吴国公世子朱标!他天资聪颖,实有半圣之姿,来日必能继承吴国公之基业,让百姓平安幸福、安居乐业。

小说《朱标朱元璋小说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点击阅读全文